隱「腸」危機- 淺談大腸直腸癌

大腸癌的發生及死亡人數每年快速增加,過去曾連續15年居癌症發生率之首,目前則退居肺癌之後,排在第2位。 
 
大腸癌主要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,但瘜肉一開始在腸道內成長時我們並不會有感覺,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,等到症狀出現時,多半已變得難以治療。研究報告顯示:第0-1期大腸癌的容易治癒,5年存活率有9成以上,但若已進展到第4 期大腸癌,存活率則剩不到2成⋯ 
 
9 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,且發生率隨年齡升高。近年隨著飲食西化、生活作息改變的影響,大腸癌的好發年齡已下修至45歲以上。因此,建議不論男性女性,都應於45歲開始定期做大腸癌篩檢,若有其他家族史或危險因子,更應於45歲前就進行篩檢,以確保腸道健康。 
 
♦︎ 大腸癌相關危險因子及可能症狀: 
 
 
我們也可以透過以下BINGO表檢視您的腸道健康狀況,如符合的項目越多,甚至已連線成功,代表腸道風險越高,就強烈建議進一步進行大腸癌篩檢
 
 
♦︎ 大腸癌的篩檢: 
 
癌症指數檢驗:CEA 
雖然是大腸癌最常用的腫瘤指數,但只要體內正常黏膜細胞發生病變或產生腺癌,都可能引起CEA過度表現,像是肺腺癌、乳癌、子宮頸腺癌、卵巢癌、攝護腺癌、卵巢癌、胃癌或胰臟癌等其他惡性腫瘤也會使CEA指數升高。 
 
➋ 大便潛血反應測試
糞便潛血反應陽性者,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瘜肉,每20人就有1人有大腸癌。定期篩檢可降低29%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及35%死亡率 
 
政府補助45-74歲民眾,或有大腸癌家族史的40-4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,若有意願檢驗,可攜帶健保卡於門診時間至容康診所櫃台領取採便管。 
 
需注意的是,糞便潛血篩檢的敏感度並非百分之百,若結果陰性,無法代表腸道完全正常。 
 
肛門指診 
可檢查肛門以上7到10公分的直腸癌,更深處的腸道則無法確認;若有摸到腫瘤或硬塊,仍需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。 
 
清醒/麻醉大腸鏡檢查(首選!) 
本院備有目前國內最新內視鏡機型Olympus EVIS X1,由內視鏡伸入腸道,以最直接的方式查看腸道黏膜狀況、找出隱藏在腸道中的瘜肉及可疑癌前病變,並可同時切除、送驗,有診斷兼治療的效果。
 
 
✔ 檢查前搭配日本進口代餐,不僅減低腸道準備的困難度,也將清腸最佳化,大幅提升大腸鏡的品質 
✔ 平日及假日皆可於診所排檢,省去來回大醫院等候的時間 
 
您擔心腸道風險卻不知從何篩檢嗎?歡迎至門診與醫師諮詢並討論最適切的檢查喔! 
 
~容康診所,與您一起帶著笑容擁抱健康~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