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衛教文章 > 內分泌及新陳代謝專科
葛瑞夫氏症(Graves' disease)
葛瑞夫氏症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,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。

• 自體免疫反應:患者體內產生的甲狀腺刺激素接受器抗體(TSH-R-Ab)持續刺激甲狀腺,導致過量的甲狀腺激素(T3和T4)分泌,並促進甲狀腺細胞增生,導致甲狀腺腫大。
• 環境與遺傳因素:遺傳易感性與環境因素(如壓力、感染、吸菸、碘攝取過多)共同作用,觸發免疫系統對甲狀腺的攻擊。

• 性別: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,約為7~8比1。
• 年齡:多見於20至50歲的成年人。
• 家族史: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者風險增加。
• 其他自體免疫疾病:如第1型糖尿病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,罹患葛瑞夫氏症的風險較高。

• 心悸(心跳快)、血壓上升、焦慮、失眠、體重減輕、食慾增加、怕熱、多汗、手部顫抖、腹瀉、肌肉無力、黃疸等。
• 甲狀腺腫大
• Graves眼病變:眼球突出、眼瞼腫脹、視力模糊、眼部疼痛。
• 皮膚症狀:小腿前側皮膚增厚(Pretibial myxedema)。

• 血液檢查:TSH降低,T3和T4升高,TSH receptor Ab(TSH受體抗體)陽性
• 影像學檢查:甲狀腺超音波可見腺體增大且質地不均質、血流異常增加。
眼部影像學檢查(如MRI)評估眼病變。
• 放射性碘攝取試驗:甲狀腺對放射性碘的攝取增加,呈彌漫性分布。

• 抗甲狀腺藥物:如Methimazole或Propylthiouracil,抑制甲狀腺激素合成。
• β受體阻斷劑(如Propranolol):緩解心悸、焦慮等症狀,並抑制周邊甲狀腺素轉換。
• 類固醇:免疫調節,抑制周邊甲狀腺素轉換。
• 放射性碘治療:口服放射性碘-131,選擇性破壞甲狀腺組織。
• 手術治療:甲狀腺切除術,適用於對藥物治療無效、無法使用放射碘治療或合併懷疑惡性腫瘤者。
